实验小鼠如何成为守护生命科学研究的“英雄”?集萃药康来揭秘
在生命科学研究的领域里,有一群默默奉献的“英雄”——实验小鼠,它们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参与者,也是新药新疗法的先行者。集萃药康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实验小鼠模型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,今天就来围绕小鼠常见的易感传染病,带你走进实验小鼠背后的故事。
实验小鼠和病原体
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、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。病原体会通过各种媒介感染实验小鼠,影响小鼠健康和福利,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个体或群体的死亡。其次,病原体感染实验小鼠会干扰实验数据的有效性和重复性,甚至危害饲养人员的健康安全。
实验小鼠病原体存在于实验动物的皮肤、呼吸道、消化道等,主要分为微生物和寄生虫两大类。微生物占大部分,包括细菌、真菌、病毒、支原体等;寄生虫包括节肢动物、蠕虫、原虫等。
下面将根据病原体对宿主致病性、影响的严重程度以及流行情况,列举一些实验小鼠常见的病原体供大家参考。
1. 对小鼠、人和其他动物均有较强的致病性,属人畜共患的病原体:如淋巴脉络丛脑膜炎病毒、汉坦病毒、沙门菌等;
2. 对小鼠致病性强,可在动物群体中快速传播,影响动物的健康,并对动物实验结果产生严重干扰:如鼠痘病毒、小鼠肝炎病毒、仙台病毒等;
3. 可污染生物制剂、肿瘤移植物和细胞培养物等:如乳酸脱氢酶升高病毒、支原体等。
日常饲养管理中如何发现异常实验小鼠?
在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,通过系统性的临床观察可以更好地监测实验小鼠的健康状况,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必要干预措施,以保证实验小鼠质量和福利。一般可采取笼盒外观察、笼盒内观察及保定后观察等方式,观察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笼盒内饲料、饮水、垫料及动物体征、活动、社交行为等。若发现小鼠异常,可结合异常症状,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检测。
如何有效控制病原体并保障实验小鼠健康?
为了避免实验小鼠感染潜在病原体,需要设施管理人员或兽医对引进的动物健康状况进行严格把关,可以通过供应商的评估、健康报告的审核以及对引进动物的抽检确定动物的健康,确保引进动物质量合格,避免潜在的微生物风险。其次还需要定期进行动物健康监测,评估群体健康。
对小鼠群体进行监测时,在遵守当地法规的基础上,可根据设施内健康情况、研究目标以及特定病原体流行情况制定“完善”的病原体监测方案。
在制定病原体监测方案前,首先要确定检测项目,目前国标GB 14922的检测项目如下:
表1国标SPF级实验小鼠病原体检测项目
注:●国标必须检测项目;◌ 国标必要时检测项目;◎免疫缺陷动物必须检测项目
其次,要确定各项目的检测方法。以国标为例,GB/T 14926推荐使用病原体检测方法主要有血清学方法、培养法、镜检法,个别项目涉及PCR方法。在国外,PCR、MFIA方法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。
表2实验室常用检测方法及适用范围
最后,要确定监测频率。以国标为例,GB 14922要求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每三个月至少要监测一次,实际执行中,可以根据设施动物进出的频率以及防控情况等将进行调整。
截至目前,已有无数的实验小鼠为人类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生命。为了让它们的牺牲更有价值,集萃药康精益求精,基于实验动物创制策略与基因工程遗传修饰技术,可为客户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化小鼠模型,同时开展模型定制、定制繁育、功能药效分析等一站式服务,满足客户在基因功能认知、疾病机理解析、药物靶点发现、药效筛选验证等基础研究和新药开发领域的实验小鼠模型相关需求。